发布时间:2017-08-31 17:45:14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挑战有哪些?(3)

 
    中国银行业很大一部分中间业务收入实际上是为规避利率管制或其他管制性措施。在零售业务方面,银行产品创新能力和品牌意识仍待增强。综合化金融服务能力较弱,针对居民和企业的财富管理、利率汇率风险管理等金融创新开展比较缓慢。
 
    二、中国利率市场化现状及银行业面临的挑战
 
    (一)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和利率水平现状自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设想,并于1996年首先放开银行间市场拆借利率以来,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进行了近二十年。虽然期间几经反复,但在2000年前后我国基本放开了资金市场利率管制,并在2004年10月取消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实行利差管理利率市场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特别是最近两年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实质性进程加速,作为改革最后一步的存款利率完全开放,预计将在未来两年左右实现。
 
    与此同时,以突破存款利率管制为主要动力的银行理财和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等金融创新和金融脱媒迅猛发展,互联网金融所依托的货币市场基金目前已突破1万亿元。利率完全开放不仅是决策者的目标,更成为市场主体的内在要求和实际行动。利率市场化的加速将不可避免地提高银行资金成本和存贷款利率水平,这对商业银行资金业务和资产估值有着重要影响。
 
    (二)名义利差和净息差水平仍然较低
 
    虽然中国银行业主要收入来源为利息收入,但是我国的名义利差水平仅为3%-4%,远低于当前全球平均水平,甚至还低于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的高收入经济体。全球名义利差在利率管制比较严重的60年代中期是最低的,但随着利率的逐渐放开,无论是高收入国家还是中低收入国家,名义利差都随之逐渐上升。同时,如果考察更为全面的净息差指标可以发现,从代表银行业发展水平的上市银行数据来看,我国银行业的净息差水平不仅低于名义利差,还与美国等发达国家银行业存在较大差距。
 
    (三)银行信贷客户结构和行业结构逐步调整,贷款风险溢价呈上升态势随着贷款利率管制的取消和存款利率成本的上升,银行贷款利率明显上升。
 
    (四)中间业务发展相对缓慢,非息收入占比较低,不同规模银行净息差和非息收入占比存在明显差异目前,利息收入仍然是我国银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间业务发展仍然比较缓慢。上市银行整体非息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虽然在最近两年上升很快,但仍不过15%,仅相当于美国银行业20世纪70年代水平。非息收入中,传统银行卡业务、结算、代理等业务仍是很多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主要非息收入来源,投资类业务收入占比有所上升,但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