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7-04 13:51:32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全球货币退出宽松,钱会越来越值钱吗?

    钱也许正从“毛了”转向值钱了

    大多数人一直认为中国存在严重的货币超发,也就是钱“变毛了”,钱不值钱。基于这种根深蒂固的惯性,部分人很少选择银行储蓄,而是尽量选择地产、信托等相对高收益的资产。随着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以及全球央行重新回归常态化轨道,我们有可能迎来一个钱越来越值钱的时期,保持现金类资产的重要性日益上升。
 
    钱变得值钱了,当我今年反复写下和强调这句话的时候,相信背后会有哄堂大笑。这并不奇怪,在2008年,我写了篇《多少钱才够中国人养老》的文章时,哄笑更多。因为那个文章的结论是,也许到约2030年,一个生活在三四线城市的中国人,需要积攒一二百万元才够养老,而京沪一线城市则可能需要约500万。谁知道呢?说不定一千万也未必够,这取决于中国央行发钞的意愿和速度。这个10年前的小文,最终演化成“某教授称千万养老也不够”的哄笑式传说,至今回顾,诸君还以为那仅仅是个笑话吗?
 
    在2008年,之所以写多少钱才够一个人养老的命题,初衷并不是为他人焦虑,而是在谋划一下自己还需要辛苦劳作多少年,才能在2030年安然退休,过一个还算体面的晚年。我们用职工工资和总储蓄的倍数、基本物价和服务的涨幅、国民预期寿命的延长和养老支出等多种角度进行了粗略的估算,大体认为,以实际购买力看,1987年的1万元,大致相当于2007年的30万元-255万元,最有可能是相当于35万元-50万元。反过来说,如果你1987年是个万元户,如果执着地选择坚持20年的银行储蓄,那么到2007年,因为钱变毛了,你当年的财富已有至少90%以上人间蒸发。随后,我们假定退休之后人们可能还需要生存25-30年,根据相对保守的发钞速度和温和的物价涨幅,那么在约2030年退休的三四线城市的职工,届时可能需要积攒一二百万元,而大城市则更多。这个让我自己也吃惊的结论,支撑我努力工作至今,以便在灿烂的春光里,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离我写这个小文已有近10年了,我相信三四线城市年龄在45岁上下的人,可能并不会以为再过10来年,哪怕有百万存款养老就多富足。那么在过去20年的中国又发生了什么?是在工业化和市场化之外,又增加了城市化进程。这“三化”吸纳了央行发行的大量货币,这种疾风骤雨般的工业化进程是一个奇迹,中国制造业在质量和体量上的提升是惊人的,目前中国制造业体量比美国、日本和德国加起来还大,竞争力不断迫近。制造业投资带来了对货币的巨大需求,使得工业设施鳞次栉比地矗立。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