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6-22 17:03:56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小黄车慌了:免费低价结束 共享单车从风口迅速跌落

  ofo取消免押,把用户的行为模式作为信用依据,加上所谓涨价策略,是要剔除价格敏感群体,进而达到类似分时租赁的按时长收费模式。

  摩拜落入美团囊中,ofo脱离阿里和滴滴的控制,裁员的同时谋求涨价自救,共享单车正从风口迅速跌落。

  两年前,创始人们发明了共享单车这个漂亮名字,希望PK早就存在的有桩公租自行车。但这个模式的本质就是自行车分时租赁,从来与公益或是公共服务不沾边。虽然貌似有着更高的技术含量,但赚钱仍是与生俱来的本能。

  遗憾的是,共享单车从一诞生就陷入野蛮竞争,不仅带来诸多社会问题,主要策略也没有跳出粗放经营、盲目扩张等惯用套路,作为重资产的线下业务,自然蕴含着巨大危机。

  美团收购摩拜时透露的信息显示,后者去年12月亏损超6亿,ofo也差不多。相比于其他倒闭的同行,这两家巨头除了体量,没有任何优势,唯一的区别在于背后站着腾讯、阿里等强大金主。

  当烧钱的规模和速度超过预料,早期风投纷纷套现离场时,绝大多数公司只能割腕自救。摩拜委身美团,而紧握控制权的ofo不愿听凭巨头们的摆布,当然只剩涨价一途。

  长期以来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都靠几个愿景来支撑,如今大都被证伪。

  其一,共享单车被描绘成未来智慧城市公共出行服务的重要节点。其用技术手段接驳公共交通系统,具体的办法包括通过大数据预判需求,加强实时监控提升调度效率等,但其便利性仍然主要是依赖密集饱和投放、大量挤占道路资源来实现的。

  其二,快速海外化打造中国式创新的世界标签。共享单车进入的海外市场越来越多,一度被认为是中国互联网创新对世界的贡献,但扩张太快也导致进退两难。ofo在新加坡就被曝出正以每辆30.56美元的价格出售小黄车,低于当初采购价的30%。

  其三,通过下沉做增量宣告失败。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近两年完成了一个从四五线城市和农村的下沉,但共享单车并未从中受益。因为在这些地方,出行都有现成的解决方案,而且点对点出行的路况和距离与一二线城市不同,自行车不是最佳交通工具,加上刚需的通勤出行远比城市要少,共享单车的优势自然无从发挥。

  摩拜和ofo处境不妙,一方面用户的高增长期已经结束,另一方面哈罗单车和小蓝车都在加速。所以,摩拜和ofo从原来的野蛮扩张迅速回到通过运营手段固化存量用户的竞争上。

  ofo放弃芝麻信用推出的新信用体系基本是这种思维的体现。取消免押,转而把用户的行为模式作为信用积分的重要权重,加上被官方解释为灰度测试的涨价策略,很明显是要剔除价格敏感群体,进而达到类似分时租赁的按时长收费模式。

  这一波危机中的共享单车之所以在劫难逃,不是因为创始人固执地保持独立,而是放弃了原来的共享理念以及曾支持他们的用户,变成了曾经誓要颠覆的赚钱机器。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