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3-16 12:11:22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消费者,你不是上帝

    消费者的权益,不能只在消费者权益日这天得到维护。但是,如果消费者的权益在每一天都得到了维护,他就该向“上帝”的角色说再见了。
 
    “上帝”的由来
 
    “消费者就是上帝”这个说法,是对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矫枉。
 
    比如,母亲向我描述过“大国营”时代的景象:在寥寥无几的百货商店和供销社门市部里,几乎每个柜台前都排着长队,几乎每种商品都供不应求。
 
    供不应求,就会产生“卖方市场”。反正东西就那么多,你爱买不买,你不买自然有别人买。
 
    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是完全弱势的。别说挑挑款式、比比价格,就是能抢到想要的东西,也得谢天谢地。
 
    这时候,你还敢说你是上帝?卖给你东西的那个人才是上帝好不好。
 
    他冲你笑,你受宠若惊,冲你横,你忍气吞声。
 
    “我年轻那会儿,售货员可是个好工作呐,好多人都得求着他。”母亲略带伤感地说,“那时候,别说你有钱没处买东西,就是有票,也不一定买得到。谁家要是有个售货员,那可了不起,他能给家里弄好多好东西。”
 
    母亲一直怀念那个时代。在她看来,那时候的商品质量精、假货少,虽然个别售货员的态度不敢恭维,但忍忍也就过去了。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像母亲那样“好脾气”:凭什么我来买你的东西,还要求着你?这到底是谁在养活谁啊?
 
    这大概可以算是“消费者就是上帝”思想在中国的萌芽。
 
    真正的扬眉吐气则要等到市场放开搞活之后。
 
    上世纪80年代末,市面上的商品变多了,商家竞争变激烈了,“你爱买不买”也变成“求你买点”了,消费者憋了多年的气才终于吐了出来:我是上帝啊!你可得对我态度好点!要是我看你不爽,大不了去买别家的!
 
    说到底,这种“你爱卖不卖”的底气,跟过去售货员“你爱买不买”的硬气,来源是一样的。
 
    用学术点的话说,售货员的硬气之所以消失,是因为“垄断的打破,剥离了售货员‘有限资源分配者’的职能,使他回归到市场赋予他的原始角色”。
 
    但问题是,消费者也回归他的原始角色了吗?
 
    “衣食父母”
 
    随着市场上的商品逐渐增多,假货也逐渐多了起来。
 
    很多消费者发现,虽然那些商家的脸色比之前好看了,但谁也不知道哪一张人畜无害的外表之下,会藏着一颗被利欲侵蚀的心。
 
    特别是那些店大欺客的家伙,真是让人既生气又委屈。
 
    可这是没办法的事。监管不到位,自然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如果卖假货的商家得不到惩罚,卖真货的商家就得倒闭。
 
    于是,消费者开始维权。伴随维权的,是越来越响亮的“消费者就是上帝”的声音。
 
    维权当然没错。合法权益嘛,肯定是要维护的。
 
    但在这个时候,有一部分“上帝”又矫枉过正了。他们在不自觉中产生了“衣食父母”心态:我是消费者,我来光顾你的店,是赏你口饭吃,所以你必须满足我的一切要求。
 
    我不能说这种心态完全没道理。不过我可以提出一个假设:比方说,你花3000块买了一部手机。就比如你现在用来刷微信的这部吧。
 
    这部手机是明码标价的,你知道它卖3000块,也确实是花3000块买下的。买回来之后,你发现它的配置跟商家提供的信息一模一样,广告上有的功能它都有,质量也没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手机的生产商和经销商还欠你什么吗?你还是他们的衣食父母吗?
 
    事实上,你们之间只是发生了等价交换。你确实付出了钱,但人家也付出了手机,而你愿意花3000块买它,说明你认可了它值这个钱。
 
    你并不是出于资助手机经销商的目的才买下这部手机。你买它,是因为它对你有用,至少你自己这样认为。
 
    就算你仅仅出于“情怀”而买下它,也只能说明它的“情怀”对你有用。
 
    总之,当对方把一部合格的手机交到你手里,他就不再需要对你付的钱感恩。在这个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过程中,他确实赚取了利润,但那是对他付出劳动的报酬。
 
    你并没有施舍,他也没有受惠。
 
    所以,你和他都不是上帝。你们只是平等的市场主体。
 
    你在“惩罚”谁?
 
    上面这个道理很简单,对不对?每个人都明白。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