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03 18:25:18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现金贷面临失血:小贷公司降杠杆 蚂蚁金服或最受伤(2)

  银行再也不能躲在现金贷背后挣无风险的钱

  《通知》显示,银行业金融机构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开展贷款业务的,不得将授信审查、风险控制等核心业务外包。“助贷”业务应当回归本源,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接受无担保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提供增信服务以及兜底承诺等变相增信服务,应要求并保证第三方合作机构不得向借款人收取息费。

  这也就意味着现有的第三方兜底的银行助贷模式被彻底叫停。

  不少现金贷的“金主”是银行,这种模式通常会被粉饰为“助贷”。助贷顾名思义,就是帮助有放贷资质的持牌机构放贷,赚取中间差价和费用的行为。不少互联网金融平台在监管收紧、资金短缺的情况下,选择从银行拿钱。对于此种现象,记者曾经在《暴利的现金贷公司背后,银行、信托等在源源不断地提供资金》一文中有详细说明。

  但银行作为更为老牌的金融玩家,怎会愿意轻易涉足在其眼中是“次级贷款”的互联网金融呢?奥秘就在于一纸“抽屉协议”。

  中国银行(3.920-0.01-0.25%)法学研究会理事肖飒对记者表示,一些助贷机构与金融机构签署“抽屉协议”,由助贷机构为金融机构某些借贷合同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时候还要求助贷机构的实际控制人、CEO在合同上签字,以个人全部财产作为连带担保人之一。

  挣钱了可以分一杯羹,亏本了第三方平台扛,银行何乐而不为呢?

  但风险暗含其中,一旦以贷养贷的把戏玩不下去,坏账过高,助贷机构无力支撑,则有可能触发风险警报。

  开鑫金服总经理周治翰表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助贷机构为了“冲流量”而放松了信用审核等风控环节,这可能会带来两个主要影响——一是信用审查、风控工作不严,导致坏账增多,造成风险向银行、信托等资金提供方传导、扩散;二是让不应该获得贷款的人获得贷款。这些客户或还款能力较低、或金融风险意识较差,甚至存在恶意骗贷等行为,有可能会给借款人造成征信污点和经济损失。

  “按照‘穿透式监管’的思路,以上行为实际上还是会被认定为:助贷机构扮演信用中介,深度参与借贷法律关系,甚至就是拿持牌机构当‘通道’,自行放贷。这种畸形的发展路径,可能会引发金融风险事件,届时,银行等机构也被拖下水,”肖飒表示。

  除了直接提供资金之外,此前银行,特别是城商行和信托,尤其钟爱基础资产为现金贷的场内和场外ABS(资产支持证券),但《通知》也禁止了这一条为现金贷“输血”的路径——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发行、管理的资产管理产品不得直接投资或变相投资以“现金贷”、“校园贷”、“首付贷”等为基础资产发售的(类)证券化产品或其他产品。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