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1-20 00:28:11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12万自申报”将导致双重纳税

12万自申报”将导致双重纳税

1月1日至3月31日,是年收入12万元以上纳税人2006年度纳税申报的申报期。今年也是年收入12万元以上纳税人申报纳税申报的第一年。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实施后,按照修订后的税法自行纳税。 截至1月9日,全国14个省市近3000人已向税务机关申报个人所得税。 应该说开了个好头。 但我们从12366咨询电话等多渠道了解到,仍有不少人对年收入12万元以上的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不甚了解,存在一些疑虑和顾虑。

自行申报不会导致重复纳税

有纳税人问,为什么年收入超过12万元还要申报,平时拿到收入时却已经全额缴纳了税款? 也有人担心自行申报会不会导致重复纳税。 是否意味着年收入超过12万元的纳税人要多交税?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办法(试行)》,个人一个纳税年度收入超过12万元的,无论是否正常取得所得全额缴纳个人所得税后个税申报显示重复,或者是否已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个税申报显示重复,年度终了后,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为什么要制定这样的规定? 在我国,个人所得税主要通过代扣代缴的方式征收。 2005年《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法律赋予高收入者申报个人所得税的义务。 年收入12万元以上的个人为个人所得税重点纳税人。 如果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或未全额扣缴税款,个人无申报义务,则对其取得的所得征税。 纳税人未缴税款的法律责任难以认定,影响税法实施和纳税人遵守税法的情况。 因此,在当前我国对个人所得税实行分类所得税制的情况下,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修改税法,赋予高收入者自行纳税申报的义务。 从今年开始,明确规定年收入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必须申报个人所得税。 这实际上明确了这些纳税人的法律责任。

个税自行申报不会导致重复纳税,更不会导致年收入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多缴税法规定的税款。 无需为此担心。 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就是向税务机关综合申报全年的应纳税所得额。 其中一些收入已经征税了,比如工资薪金收入,已经被单位代扣,存款利息已经被银行代扣,所以这些收入是不需要交税的。 当然,如果你在2006年获得了应税收入(比如出租房屋的收入)但没有纳税,这时候就需要补税了。 但同时,如果一年多交了税,也可以向税务机关申请退税。

弄清楚哪些收入需要报告,哪些不需要报告

部分纳税人不清楚自己的收入是否符合自我申报标准。 他们觉得全年的收入很难计算,不知道哪些收入需要申报,哪些不需要申报。

年收入12万元以上,是指一个纳税年度下列11项收入合计12万元:“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承包经营所得”向企事业单位经营租赁业务收入、劳务收入、稿酬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利息、股息、红利收入、财产租赁收入、财产转让收入、“临时收入”和“其他收入”。

在计算年度所得时,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的免税所得和准予税前扣除的相关所得,不得计入年度所得。 主要包括以下三项:

(一)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第(一)项至第(九)项规定的免税所得,即: 1、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以上单位取得的科学行政所得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组织和国际组织的水平。 教育、科技、文化、健康、体育、环保等方面的奖金; 2、国家发行的国债和金融债券的利息; 第十三条规定的国务院规定的政府特殊津贴、院士津贴、高级院士津贴和其他免征个人所得税的补贴、津贴; 四、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5. 保险赔偿; 六、军人转业费、复员费; 7、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放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休金、退休工资、退休工资、退休生活费; 驻华使领馆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收入; 9.中国政府签订的国际公约、协定规定免税的所得。

(二)《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条规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可以免税。

(三)单位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简称“三险一金”)对于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由个人缴纳。

精准计算“年收入”

由于我国主要实行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的征收方式,通常纳税人得到的是税后收入,“年收入”是指全年的应纳税所得额总额。 人们不知道如何计算“年收入”。 《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办法(试行)》明确了各收入项目年收入的具体计算方法:工资薪金收入是指未扣除费用(每月1600元)和附加扣除费用(每月3200元) ) 的收入。 即与就业、就业有关的各类收入(单位出具的工资单内外收入)扣除按照国家统一发放的补贴、津贴和“三费一金”后的余额规定。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为应纳税所得额。 即:审计征收的,按照各纳税年度收入总额扣除成本、费用和损失后的余额计算; 申报的年度应纳税营业额按应纳税所得额乘积计算。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的应纳税所得额,参照上述方法计算。

企业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收入,按照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计算。 即:按照承包、租赁经营者实际取得的经营利润,加上从承包、租赁企业事业单位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收入。

劳务报酬收入、稿酬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是指未扣除法定费用(每次800元或每次收入的20%)的收入额。

财产租赁收入是指未扣除法定费用(每次800元或每次收入的20%)和维修费(每月不超过800元)的收入额。

财产转让所得,是指财产转让收入扣除财产原值和财产转让过程中缴纳的税金及相关合理费用后的余额。

利息收入、股息收入、红利收入、偶然收入和其他收入是指未扣除任何费用的收入金额。

纳税人信息保密受法律保障

纳税人办理纳税申报后,税务机关能否为纳税人保密? 这是很多纳税人特别关心的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大可不必担心。 根据《税收征管法》第八条,税务机关应当依法为纳税人保密。 税务机关和税务工作人员未依法为纳税人保密,泄露纳税人有关信息的,依照《税收征管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追究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责任人由所属单位签发。 或者由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