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3-18 15:58:58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起底京东方:世纪巨骗还是民族脊梁?(3)

  东方电子集团已然焕发新春。

  2001年6月,东方电子集团更名为京东方。

  未来的中国面板之王,正式登场。

  前面提到过,早在1981年774厂就研发成功了液晶面板,王东升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也曾长期投入液晶面板的项目,无奈最后失败。

  但当王东升看到日韩的液晶面板行业的火爆,他意识到早晚有一天液晶面板会取代CRT,于是1999年下旬,京东方再次成立TFT-LCD项目组,把液晶面板作为未来的方向。

  这个选择很惊险,当时等离子显示和真空微电子显示同样风头正劲。

  幸运的是京东方押对了。

  而当时中国主要的CRT企业却为了进一步增强实力,大肆收购国外的CRT生产线,四川长虹虽然也做出了新的选择,却选择了等离子。

  有了方向,京东方需要一个进入的方式和时机。

  改完名字,机会来了。

  三星、LG、和现代这些韩国企业通过多年的反周期操作,取得了在全球的领先。

  但是反周期操作的巨额投入不是谁都能承受,现代率先跪倒,只能出售面板生产线。

  现代当时拥有2代、3代、3.5代各一条,年产能300万片,全球第9,技术储备也相当雄厚。

  2001年11月,京东方收购了现代STN-LCD和OLED业务。

  2003年1月22日,京东方宣布韩国子公司以3.8亿美元收购现代全部的面板业务。

  这是当时中国政府批准的最大外购案例。

  这次收购非常坎坷,但通过一系列的斗智斗勇和巧妙运作,京东方自己只出了1.5亿美元,另外约2.1亿美元是找韩国银行贷的款,还有3千万美元获得了减免。

  3

  选择收购,是因为京东方深知合资和引进最终自己什么技术都得不到。

  他渴望技术。

  当初三星像狗一样学习美国人和日本人的技术,收购完成后,京东方也像狗一样学习韩国人的技术。

  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收购了人家,却无比卑微。

  但京东方也没亏。

  运作收购的时候,面板价格处于下跌趋势,急于脱手的现代集团被京东方把价格压到了地板上。

  然而交割刚刚完成,面板价格就开始反弹,第二个月就开始盈利,一年半盈利6000万美元。

  这还没完,收购现代生产线的当年,京东方就在北京开建了属于自己的5代线,又从韩国公司拿了1.25亿美元。

  韩国人肠子都悔青了。

  学技术的时候京东方大气不敢喘一声,薅羊毛的时候简直跟屠夫一样。

  顺着这条5代线说下去。

  京东方的这条生产线并不是中国的第一条液晶面板生产线,也不是中国第一条5代线。

  1998年9月,吉林电子集团、中科院等单位从日本引进了一条1991年的1世代老线。

  这种破烂的下场可想而知。

  2002年4月,上海广播电视工业集团投资接近100亿从日本NEC引进了一条5代线。

  2004年10月,这条生产线投产。几年后,合资公司亏损解散。

  2006年6月和2008年10月,苏州的龙腾光电和深圳的深超光电也都各自建成了5代线,技术都属于台湾。

  当时除了京东方,只有专注小尺寸的深天马(000050)在2006年和2010年建成的3条4.5世代线是自行设计。

  最后留下的,都是自己搞的几条线。

  但自建生产线谈何容易,京东方的5代线差点把自己搞死。

  为了给5代线找到销路,2003年京东方花10.3亿港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监视器厂家台湾冠捷第一大股东。

  王东升还计划让韩国公司在香港上市,用募集到的钱投入到5代线。

  考虑看上去非常周全,但是韩国公司上市的计划泡汤了,2004年下半年,面板又再次进入衰退期,韩国工厂开始亏损。

  工地民工要工资,设备厂家要货款,收入却大不如前,2004年底,京东方的资金链几乎断掉。

  紧接着5代线量产,但售价随即腰斩。

  后来在北京市政府和国开行的帮助下度过难关,也是在政府的背书下,多家银行又为京东方提供了7.4亿美元的贷款,北京市政府额外提供28亿人民币的借款,算是得到了补血。

  但银行签合同的时候高喊的支持民族工业的豪言壮语,很快就烟消云散。

  2005年、2006年,京东方分别巨亏15.87亿、17.71亿。

  银行马上抽贷,市政府也有点懵,证监会甚至怀疑京东方财务造假,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波动。

  所有人都对面板产业的“刺激”预估不足。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