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9-11 14:22:00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敦刻尔克:为什么要纪念一场屁滚尿流的逃亡?(11)

    敦刻尔克也是这样。你可以不屑地说,那不就是一场撤退吗,有什么值得炫耀的,但它之所以被历史铭记,是因为它也有它的艰辛和光荣。当然,诺兰拍《敦刻尔克》,并不代表他就认定敦刻尔克大撤退比台儿庄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战役和诺曼底战役更重要,至少从电影本身的内容来看,他极少表现“英勇”,也没有刻意拔高“人性的光辉”,他拍的,恰恰是“平凡”。
 
    是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很平凡。然而它至少提醒所有人:我会离开,却永远不会忘记来时的路。红军长征不也是如此吗。
 
    在此,请容我刻薄地说一句:有些人的历史知识是比较少的,关于二战,他大概只知道中学课本上那句“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欧洲战场的转折点”,至于为什么说它是转折点,在它前后都发生了哪些事,他不知道,也不关心。
 
    这样的人其实还算好的。还有些人,恐怕连这句话都记不清了,只是因为曾经背过它、多少有点模糊的印象,所以一看有人引用,立刻产生了亲切感:对对对,这话说得对,敦刻尔克算个屁,斯大林格勒战役才是真的牛好不好!
 
    没人能否定苏联在二战中的贡献,但争论敦刻尔克和斯大林格勒哪个更“牛”,本身就很无厘头。要知道,“转折”其实并不是只在某个时刻才发生的事,战争中的每一刻都充斥着纵横捭阖、尔虞我诈与和光同尘,每一步的光荣都建立在上一步的辛酸之上,每一个复杂细节中必然都有不光彩的地方,这不是一篇文章、一部电影或一个知识点能讲清楚的。
 
    最后再啰嗦几句题外话:看与不看《敦刻尔克》,是每个人的自由,反正它也没多么了不起,不看又如何?但是,如果你打算号召别人不看,那你的论证至少应该建立在事实和逻辑的基础上,至少应该针对电影的内容本身,而不是电影中根本没涉及的莫名其妙的东西——且不说把发生在缅甸的事安在法国究竟算不算“笔误”(若这算“笔误”,那我说“长平之战奠定了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局面”也是笔误咯?),单说电影从头到尾又有几个镜头表现了“英军神勇”呢?我反正没看出来。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为一个写文章的人,你应该知道“独立思考”和“亲身体验”对读者的重要性。如果你只需要盲目跟风、你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从来不去求证的读者,如果你可以不讲事实、不讲逻辑,出了岔子就往“爱”的名义下一躲了事,那你对社会的贡献是什么呢?让一部分人永远处于盲从状态、永远为了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放弃对电影艺术本身魅力的感知?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