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7-17 20:12:37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智能投顾做基金经理,业绩怎么样?(3)

 
    再来看中国:
 
    首先,在市场参与层面,虽然智能投顾概念已在国内兴起,市场参与主体蜂拥,但大部分仍集中在金融科技公司和垂直创业公司。在传统金融机构中,除了招商银行去年年底推出摩羯智投,其他银行仍无相关动作。而这也让浑水摸鱼者有了进入市场渔利机会:一些所谓智能投顾机构既无法完成跨地域、跨类别的资产配置,更不具备机器深度学习的能力。
 
    更重要的,在市场教育层面,由于国内目前仍处于“固收”到“权益类资产”投资的转型期,刚性兑付的诉求仍难打破。长期持有、分散配置、允许波动的理念还处于萌芽阶段,一款在前三个月里亏损的智能投顾产品,很难让投资人坚持下去。而以一年期最低2.55%最高11.48%的回报(更多智能投顾可能还达不到此水平),与目前市场上固收产品收益率相比,看起来吸引力有限。
 
    这也让以赚取“投资顾问”的服务佣金为生的智能投顾行业,谈及盈利仍为时尚早。目前包括投米RA在内的智能投顾机构均未收取相关费用,处于“烧钱”补贴培育市场阶段。一位业内人士曾告诉帮主,没有大几千万级别的投入可能都无法跨进智能投顾的门槛。
 
    但这一培育阶段需要持续多久,目前即使市场上最资深的从业者也无法给出准确答案。宜信CEO唐宁在回答帮主这一问题就表示:确实不好说。在他看来,投米RA迈出了从0到1的一步,但越往后走显然挑战越多。
 
    不过唐宁相信,资产配置和权益类投资一定是中国投资者“未感知到的隐性需求以及长期的需求“,基于这种需求,未来人们财富管理的理想状态一定:生成可以拥有20年、30年的资产组合,并用机器人去管理,以达到稳定合理的回报。
 
    基于这种信念和判断,我们或许可以揣摩智能投顾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如果这被认为是一个正确的生意,那么赚钱也许也不是目前最紧迫的问题。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