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5-18 14:16:59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以历史角度看国家治理得好坏的标准是什么

    商鞅在秦国变法,做了十年的相国,据说搞得不错。他自己也很满意兼得意,不过“宗室贵戚多怨望者”,也就是说,贵族们都怨恨他。不过,这好像也不能否定商鞅的功绩,要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一定会触及到贵戚大臣的利益,是吧?对贵戚不利,就对老百姓有利,是吧?不过问题似乎没有这么简单,《史记·商鞅列传》里,有一段对话,清楚地告诉我们,其实老百姓也不怎么待见他。
 
    对话是在商鞅和一个叫赵良的人之间发生的。
 
    赵良有一天来见商鞅,商鞅说:“我很尊敬您,能不能我们订个交情,成为好朋友。”大概先秦时代,双方对上眼,要成为好朋友,有个签字画押的程序,蛮正式的。签了字画了押,这好朋友才算数,所以朋友是五伦之一。但是赵良拒绝了,他说:“不敢不敢,我哪配跟您订交,而且现在您如日中天,人家肯定会说我趋炎附势。”
 
    商鞅不傻,知道赵良是不愿意,就问:“难道您觉得我把国家治理得不好吗?”
 
    赵良嘿嘿笑道:“治理得好不好,您自己心里最清楚了,何必问我呢。”
 
    商鞅说:“我感觉自己治理得不错。以前秦国很落后,风俗人情,都和戎翟差不多,父子无别,男女不分,不讲礼仪。我当政后,学习东方,制定礼仪,还建筑阙楼,搞得秦国跟鲁国和卫国这些老牌文化古国一样了。难道我治理得不行吗?和百里奚比,要胜过他吧?”
 
    一个纯恶棍
 
    赵良说:“您真要听我的真实意见?”
 
    “对。”
 
    “那么,我就直言了?只是有一点,说得您不高兴,不能杀我。”
 
    “说哪里话,我都想和您订交,怎么会杀你。”
 
    赵良于是发言:“百里奚那个人啊,本来是楚国的乡巴佬,听说秦穆公不错,就想去秦国谋出路,但秦国很远,他又没钱买车票,于是自己插根草标,卖给了秦国的商人,帮商人喂牛。过了一年,终于见到了秦穆公,一聊之下,秦穆公喜欢得不行,立即将他擢拔为相国,干了七八年,功绩赫赫。东伐郑国,三次扶立晋国的国君,一次帮助楚国大败吴国,重建楚国社稷。于是四面八方都来贡献,歌颂秦国的仁义武功,威震四海。百里奚做相国的七八年来,出不坐车,暑不打伞,在国中行走,没有随从,不带兵器。为什么?老百姓爱戴他,不会对他不利。他死之后,秦国男女嚎啕大哭,无心上班,如丧考妣。但您老人家呢,严刑峻法,百姓表面上服从,其实恨之入骨。您扪心自问,您现在敢一个人出门吗?您每次出去,哪次不是先进行道路管制?您的车走到哪里,哪里就空空荡荡,好像道路是您家的。这还不算,您后面还跟着十多辆车,您身边的车右,都是精心选拔的力士,特别能打,另有持矛操戟的甲士,跟着您的车奔跑,把您保护得跟铁桶一般。否则,您绝对不肯出门。就凭这点,我就敢说,您治理国家的才能,跟百里奚比,您给他提鞋都不配。”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