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0-12 13:34:18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还原一个被误会的法家

    商鞅原来叫公孙鞅,因为他是卫国人,所以也叫卫鞅。至于“商鞅”这个现在大家最熟悉的名字,则是他混出来之后才有的,当他活着的时候,如果有人当面叫他“商鞅”,他可能还要愣一会儿才能意识到是在叫他。
 
    当然,甭管商鞅叫“卫鞅”、“公孙鞅”,还是叫“商君”、“大良造”,都无所谓,反正大家知道说的是他就行了。只是,这件事或许反映出一个问题:“当时”和“后人印象中的‘当时’”是有区别的。后人看到的历史,多半是被加工处理过的文字记载和高度概括的抽象概念,而当时那些鲜活、具体、复杂的细节,则湮没在漫长的时空距离之中。如果现在的我们看五十年前的电影,还会产生很多理解上的偏差,又怎么能指望通过两千年前的竹简来还原“历史的真实”呢?
 
    但我们也没有别的办法。像“沙丘之谋”这种事,据说只是胡亥、赵高和李斯三个人的私聊,可是司马迁不知从哪搞来一段聊天记录,说得活灵活现,我们也只能相信。还有《商君书》这本号称“集中体现商鞅思想”的著作,吕思勉说它真是商鞅写的,郭沫若说它真不是商鞅写的,到底是不是呢?反正我们也没见过商鞅的稿费收据,只能说不知道。
 
    这样说起来,后人对历史产生一些误会,大概是不可避免的。当然,我不是说既然这样咱干脆别研究历史了,而是说“模糊”和“不确定”才让历史更有魅力——当面对着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如果我们只从一个角度切入,只知道一些固定的、表面化的、答案式的知识碎片,可能容易偏离真相;但如果能从多个角度审视和思考问题,或许更接近真相也说不定。
 
    商鞅和秦孝公见面的故事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在这场经典程度堪比屌丝到世界500强公司面试的会谈中,商鞅先是给秦孝公讲“帝道”,把秦孝公讲得哈欠连天;又讲“王道”,秦孝公还是提不起兴致;接着讲“霸道”,这回秦孝公有点动心;最后讲“富国强兵之道”,忽悠得秦孝公直呼相见恨晚:哎吆我去,人才啊这是!
 
    现在人们说起这个故事,通常都感叹商鞅的聪明博学、灵活多变,可是换个角度看,他自己的信条到底是“王道”、“帝道”还是“霸道”呢?他真的有非常明确和坚定的信条吗?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