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1-25 17:22:48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易纲定调货币政策:不能让老百姓手中票子变"毛"

  “千招万招,管不住货币都是无用之招”、“不能让老百姓(67.160, -1.24, -1.81%)手中的票子变‘毛’了,不值钱了”。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求是》杂志刊发题为《坚守币值稳定目标 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文章,金句频出。

  近年来,我国一直保持稳健货币政策,为何确定这一基调?实施政策有哪些着力点?在此时发声有何意义?下一步还将怎么做?易纲在文中都进行了阐述。

  易纲回顾了20世纪“大萧条”以来货币政策大致经历的三个阶段演进。他谈到,2008年以来,主要发达经济体实施了空前的货币刺激,从降息到零利率、量化宽松等非常规货币政策,效果不及预期,发展金融业不能照抄照搬外国经验。对于货币政策的着力点,易纲称,包括总量适度、精准滴灌、协同发力、深化改革、促进内外均衡等。他指出,即使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向零利率方向趋近,我们也不搞竞争性的零利率或量化宽松政策,始终坚守好货币政策维护币值稳定。

  谈本源

  发展金融业不能照抄照搬外国经验

  在文章第一部分“从历史演进看货币政策的本源和目标”中,易纲表示,发展金融业需要学习借鉴外国有益经验,但必须立足国情,不能照抄照搬。

  国际上也有一些并不算成功的经验。易纲回顾了全球范围20世纪“大萧条”以来货币政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进,其中第三阶段始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主要发达经济体实施了空前的货币刺激,从降息等常规货币政策,到零利率、量化宽松、前瞻性指引乃至负利率等非常规货币政策,但效果不及预期。

  对此,易纲分析称,原因之一是经济增长趋势等基本面是由重要经济结构性变量决定的,比如人口老龄化将导致潜在经济增长和生产率增长减缓,储蓄增加、消费和价格水平降低等。其他原因还包括零利率和负利率政策使利差收窄等。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表示,2012、2018、2022这三个时间节点是中国宏观经济中长期走势中三个非常重要的节点,2018年,中国人口已开始负增长。劳动力减少导致劳动力增速下降,人口老龄化则会导致技术进步率和资本增速的下降。

  易纲表示,改革开放以来,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们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货币政策保持币值稳定这一本质属性,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同时与其他政策形成有效配合,取得了重要的规律性认识。一是货币政策需要关注经济增长,又不能过度刺激经济增长。二是坚守币值稳定这个根本目标,同时中央银行也要强化金融稳定目标,把保持币值稳定和维护金融稳定更好地结合起来。三是货币政策不能单打独斗,需要与其他政策相互配合,“几家抬”形成合力。

  谈使命

  不能让老百姓手中的票子变“毛”了

  “守护好老百姓手里的钱,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是货币政策的使命。”易纲表示,不能让老百姓手中的票子变“毛”了,不值钱了。

  币值代表了货币的购买力。易纲表示,目前多数发达国家把2%作为通货膨胀目标。如果某国长期通货膨胀的客观和真实走势是1%,而中央银行为引导预期把通胀目标定为2%,并通过宽松货币政策进行引导,则结果肯定是事倍功半的。

  “正确的做法是,各国中央银行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来确定通胀目标,从1%到4%可能都是合理的选择区间。”易纲称。

  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陶金表示,近来市场在讨论中国央行是否该降息时,一个争议点就是猪价持续上涨导致的通胀压力,以及房地产市场极具韧性的表现。不过在11月,包括中期借贷便利(MLF)、7天期逆回购等在内的政策利率先后下调,表明了央行相比于防通胀和控地产,更加关注稳增长。

  易纲表示,每个历史阶段的时代背景不同,面临的主要矛盾也不同,货币政策总的来看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有时不够及时、有力,有时又会走得“过远”。关键是要明确职责、定位和目标,既不畏手畏脚,也不大手大脚。

  谈基调

  不搞竞争性的零利率或量化宽松政策

  今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30多个国家央行采取降息应对,美联储年内已降息三次,欧洲央行重启QE。易纲表示,即使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向零利率方向趋近,我们也不搞竞争性的零利率或量化宽松政策。

  在12月1日第四届(2019)中国新金融高峰论坛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表示,当前发达经济体特别是像等国家原本实际利率已经到了1%左右,再降就变为零利息、负利息,这种搞竞争性的零利率、量化宽松政策,长远看是有害的,我们绝不能走他们的路子。

  “我们讲的当前实际贷款利率适当降低是两码事。他们是在1%往0%、往负利率降,而我们基准利率4%-5%,中小企业的利率在6%-7%甚至10%以上,影子银行出去的15%、20%都有。在这个情况下,我们适当再降一点,跟人降到零利息、宽松货币是两码事,不应该混在一起。”黄奇帆称。

  易纲还表示,在世界经济可能处在长期下行调整期的环境下,要做好“中长跑”的准备,尽量长时间保持正常的货币政策。“未来几年,还能够继续保持正常货币政策的主要经济体,将成为全球经济的亮点和市场所羡慕的地方。中国经济增速仍处于合理区间,通货膨胀整体上也保持在较温和水平,加之我们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优势,应尽量长时间保持正常的货币政策。”易纲称。

  谈空间

  继续营造适宜的货币环境

  易纲将“总量适度”列为把握好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着力点的首条。

  他表示,近年来,我国GDP增速从10%左右逐步降至今年前三季度的6.2%,同期广义货币(M2)增速从13%左右降至8.4%,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从15%左右降至10.8%。货币政策根据形势变化适时适度调整,总体保持稳健。

  “2018年以来,针对内外部因素‘几碰头’导致的信用收缩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及时出手、主动作为,先后七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大幅增加中长期流动性供应,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有效对冲了信用收缩压力,稳定了市场预期。”易纲称,下一阶段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条件与潜在产出和物价稳定的要求相匹配,实施好逆周期调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松紧适度,继续营造适宜的货币环境。

  民生银行(6.170, 0.00, 0.00%)首席研究员温彬分析称,西方货币政策一类是盯住通胀,另外像美联储还关注就业,中国央行主要要保持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币值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多目标下货币政策还要总体稳健。目前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都与欧美主要经济体存在较高利差,货币政策利率有很大调节空间。此外,虽然经济增速出现放缓,但是还运行在合理区间,目前整体弹性和韧性还比较大,通胀水平总体可控,这样的背景下货币政策还有空间。

  11月28日,中国银行(3.620, -0.01, -0.28%)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建议,综合运用降准、降息手段,引导货币信贷合理适度增长。考虑到我国存款准备金率在全球仍居较高水平,未来仍有降准空间,综合多方因素考虑建议2020年降准2-3次。

  陶金预计,未来中国降息的节奏并不会比之前更快,但仍然要维持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并结合利率进一步市场化和货币信贷传导机制的进一步通畅,增强流动性的实际效能。

  谈目标

  继续疏通货币政策传导

  另一个稳定货币政策的着力点是要精准滴灌。易纲提出,引导优化流动性和信贷结构,支持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银保监会原副主席王兆星在第四届(2019)中国新金融高峰论坛上指出,当前我国金融业结构存在多方面失衡,其中包括房地产融资和其他产业融资的严重失衡,大型企业、大型基建项目融资与小微、民营企业融资严重失衡等。

  易纲提出,2018年以来,针对信用收缩过程中小微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遇到的融资困难,在促进信贷、债券、股权融资方面“三箭齐发”,增加再贷款再贴现为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推出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研究创设民营企业股权融资支持工具,金融部门对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

  “下一阶段要继续合理运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并根据需要创设和完善政策工具,疏通货币政策传导,补短板、强弱项,支持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易纲称。

  如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易纲表示,2019年8月,推出新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以银行永续债为突破口补充资本,提升银行可持续支持实体经济能力;目前正在稳步推动管制利率和市场利率“两轨合一轨”。

  温彬称,降低LPR就要考虑降低银行点差,其中降准可以降低银行资金成本,引导LPR下降;风险溢价方面,要让银行端降低有难度,经济下行压力下银行出于风险考虑,还需要通过多种措施,如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健全机制、运用科技金融手段等。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