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0-22 08:43:22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一段小史:从A片到A级片(3)

1974年的《深喉2》,由于风格的转变而票房惨败

尽管如此,随着岁月的流逝,商业电影制作中不可避免地会推出新的面孔。仍有制片人和导演在继续按照传统的好莱坞方式来制作电影,并获得了成功。例如,1973年的票房冠军《海神号历险记》,表现了一艘远洋客轮遭巨浪掀翻沉没的故事。也有一些电影人致力于吸引大学生一代以外的其他特定观众,尤其是城市中的黑人。

Blaxploitation(黑人剥削电影)的代表之作《科菲》

1970年代,电影人面向他们制作了一些色情加暴力的电影(有时被称为黑人剥削电影),混合了黑帮片以及新近流行的发源于香港的东方武术电影的一些特征。

在1970年代中期,两位年仅三十多岁的年轻人脱颖而出,成为好莱坞新一代的领袖——彼得·博格达诺维奇,执导了包括《最后一场电影》在内的众多影片;以及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在其执导的众多电影中,就包括《教父》这样的力作。

年仅33岁的科波拉,于1972年导演了影史名作《教父》

从某些角度来看,他们的杰出地位标志着好莱坞向早期氛围的回归:他们不但是电影导演,也是编剧和制片人。

这样的电影人在高度细分的电影行业中已经几十年鲜为人知了,自D.W.格里菲斯时代以来,极少有好莱坞人以这样的方式来创作电影。

他们之后仍有追随者,也仍然是一些年轻人,比如马丁·斯科塞斯,他的《穷街陋巷》是1973年最令人难忘的电影之一。(但在女权运动时代,好莱坞对女性电影人前所未有地大门紧闭,令人感到不安。)只要有利润可赚,商业精神永远不会停止对好莱坞的统治。

但随着电影制作带来巨大回报的机会日趋狭小,电影制作机制出乎意料地给一些雄心勃勃又充满天赋的年轻人提供了尝试空间,就像欧洲电影人所做的那样,在电影商业的框架体系内创作个人电影。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