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9-29 14:21:59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美国《花花公子》杂志创办人休海夫纳去世,对杂志未来影响有多大?

    花花公子首先是一本杂志,然后才是那个优雅的“兔子头”以及“兔女郎”。

    1953年12月,27岁的休•海夫纳(HughM.Hefner)在芝加哥自己家里的厨房里创刊了《花花公子》。据说当时他的全部资产是自己兜里的600美元和从亲戚朋友那里借来的8000美元。杂志的中心页是他从别人那里买来的玛丽莲•梦露的“春光照”,定价50美分。由于不知道杂志能否办得下去,海夫纳甚至没在封面上注明出版日期。没想到美国民众的反应异乎寻常的热烈,首期《花花公子》5万册销售一空。不过最开始,《花花公子》的名字却叫《男人派对》,吉祥物是一头长角的鹿,而不是现在广为人知的兔子。到上个世纪70年代,《花花公子》每期销量都超过700万册,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男人杂志”。
 
    除了封面和插图,花花公子的内容也别具一格。海夫纳一直是个文学青年,一个办了本色情杂志的富裕文学青年。从《花花公子》创刊之初,他便以超乎想像的高稿酬约请一线名家为他撰稿,以色情养文学,以文学提升色情。此等惊世骇俗之举,据说秘密地迎合了男性的成功欲,是为海夫纳所称之“花花公子哲学”(PlayboyPhilosophy)。撰稿者中,有伍迪•艾伦、乔伊丝•卡罗尔•奥茨、索尔•贝娄这样的文艺名流,以及谢尔•希尔弗斯坦等大师级漫画家。《纽约时报》的评论说,《花花公子》五十多年来的作者集体,足以组成当代文学史的梦之队,除前述众人之外,还有纳博科夫、博尔赫斯、诺曼•梅勒和约翰•厄普代克等数十人。其中不乏世界文学界的领袖人物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夫纳或许不单单是文学追星族,事实上,该杂志也曾为杰克•凯鲁亚克等垮掉派作家开辟出试验田,于文学事业也算劳苦功高。
 
    对于花花公子杂志编辑的文学观和文学品味,中国作家王朔有很深的感触。王朔回忆,自己身在美国时,翻译“让我为《花花公子》写一个短篇小说,结果人家要的是钱钟书式的东西,我写不出来。”王朔介绍,翻译最早选译了《玩的就是心跳》中的一些章节送给《花花公子》编辑部,结果对方认为“太黄色、下流了”,不予采用。王朔据此认为,中国人想象中《花花公子》是一本黄色杂志,“实际上它是一本给中产阶级看的杂志。”后来,该杂志对王朔的约稿要求是“写一篇有5000个英文单词,相当于10000个汉字的小说”。王朔请教阿城,阿城告诉他美国人所谓的这种小说实际上是“带点哲理,对大家见惯了的东西来点嘲笑”的东西,有知识、非常风趣,虽跟高雅沾不上边,但骨子里相当优雅。王朔一个开头就写了5000字,随即“草草收笔”,最后难逃退稿“噩运”。这次“特殊”经历,留给王朔最大的感受是:“东西方某些观念的差异,其实不如想象那么大。”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