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9-11 14:22:00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敦刻尔克:为什么要纪念一场屁滚尿流的逃亡?(3)

    但这并不是希特勒一个人的问题。“造坦克”的解决方案之所以能顺利推行,背后离不开德国民众的支持;而德国民众之所以愿意支持这种方案,是因为他们在一战中输得很憋屈,老觉得自己中了暗算、吃了大亏、受了侮辱,非常盼望德国能够复兴,好扬眉吐气一把。当然,人家希特勒也不是不铺路、不修水坝,只是那些事看上去,总不如一辆辆锃光瓦亮的坦克列队开过勃兰登堡凯旋门让人觉得爽气。
 
    事实上,自打一战结束后,很多德国民众就特别容易激动——碰上“荣光”的事,他们激动,而且要求其他人跟他们一道追捧;碰上“耻辱”的事,他们也激动,而且要求其他人跟他们一起痛骂。到后来,很多挺小的事情,比如某个德国明星获了外国的奖、德国国家队赢了某场国际赛事、或者某个学者评论德国的某些问题,也都能被他们上升到很高的高度,要么狂赞、要么狂喷。那可想而知的是,既然有这样一群人存在,就算希特勒不把他们凝聚起来、给他们提供一个更加肆无忌惮宣泄情绪的出口,也还是会有别的什么人来做这件事。
 
    毕竟他们就是需要那种“强大的感觉”。有需求自然就会有供给。
 
    当然,希特勒也不是注定成功的。据史料记载,直到纳粹党上台执政的1933年,他们的支持率也只在30%到40%之间,这说明这些太过激进的家伙并没一下子就占据当时德国的主流。可是,大多数民众在这些问题上其实是没有自己的态度的。他们希望“让德国强大”,却不肯自己动脑思考“怎么让德国强大”,而只是盼着别人替他们把一切都思考好,他们只要跟着做就行了。于是,整齐划一的动作和大嗓门,让纳粹和它的支持者们看上去特别人多势众,在跟他们作对的人被迅速“淹没”之后,大量民众在从众心态的驱使下,都渐渐倒向了纳粹这边。
 
    我不是指责当时的德国民众愚昧无知。他们确实缺乏预判能力、料不到自己支持的纳粹会把德国推向自我毁灭的道路,但这种事谁又能料得到呢?当德国国势蒸蒸日上、德军军威远扬异域、柏林奥运会的圣火彻底点燃德国民众激情的时候,谁敢出来说一句“德国这样搞下去要玩完”?就算真有人敢这样说,又有几个人听得进去?
 
    冷静的声音从来都不受欢迎。何况很多人根本意识不到,冷静的声音越来越微弱,是因为希特勒打着“正义”的旗号压制它们,他们可能还以为那是“失道寡助”造成的呢。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