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3-01 11:27:09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被抹去的男孩》:究竟怎样才算尊重子女的人格独立?

  前些时为了入睡选了一部看似名称平淡的电影,结果看了以后却久久无法入睡。它就是《被抹去的男孩(Boy Erased)》。

  影片的色调有些阴郁,看之前也不知道它是同性恋题材的(否则我会有礼貌地略过),主要是冲着我所喜爱的两位演员:大名鼎鼎的妮可·基德曼和《角斗士》的主演罗素·克劳。而主演卢卡斯·赫奇斯似乎很陌生。

  本片是基于真实事件改编,其实对同性恋的描写很少,更多的却是在探讨家长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处理与意志角力。

  男主角有同性恋倾向,他的父亲罗素·克劳既为人强势又看重面子,因而尖锐的冲突不可避免发生了。他对儿子很不尊重,强行要求他去接受一个类似于“改造班”的学校去接受调教,儿子比较弱势内向,无奈之下只能从命。

  结果这下真的进了狼窝,改造班的主管更加厉害,基本上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意志来对待学员,于是男主角基本上就进入暗无天日的生活,忍受各种屈辱甚至体罚。

  当我们为男主角捏一把汗,认为他可能在这里都活不长了的时候(他的一位朋友因不堪受辱而选择自杀),女主的母亲也就是妮可·基德曼发力了,直斥教官并把孩子带回家中,这一段高潮情节简直是太燃了,各种怼,非常酣畅淋漓。

  当我们觉得这就差不多了的时候,男主居然走进父亲的办公室,一段对话掀起了本片更大的波澜,太精彩了,直指人心。所以它的亮点都在最后1/3部分。

  一部优秀的影片就是人性的抒发、铺陈、冲突与妥协,本片在父母处理与子女关系方面非常发人深思:究竟应该怎么看待子女的人格独立性?本片会引起很多父母的共鸣和警醒,让他们重新思考这个很深刻的问题。

  来到加拿大,不少华人几乎与亲朋好友不相往来,唯一的寄望就是子女早日成才。希望越大,赋予子女的压力也就越大,因此冲突的可能性也越大。

  而北美环境与中国不一样,这里非常崇尚独立意志与人格自由,甚至到了不容侵犯的地步。因此父母的角色就难上加难了:既要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又要保证他们越来越强的人格独立性,而且自己的想法也有可能已经过时,需要更新。这里面学问太多了。

  比如一些家庭面临子女考大学的问题,我的一个校友群里,一位家长说让女儿完全按照她自己的意愿去考艺术类专业。

  而我的一位亲戚,则认为艺术类专业毕业以后工作很难找,不如学工程更实在。而艺术这种作为兴趣玩玩就可以了。因此她跟女儿谈了很久,后者也同意报考工程类专业。当然孩子的内心是怎么想的我们不得而知。

  这就牵涉到一个两难的选择:是完全遵从子女的独立意志呢,还是以过来人的身份对其“晓之以利害”?或者说怎么把握这个度?

  影片中的冲突总是惊心动魄的,实际生活中可能很平淡,但即使是一些小冲突,小矛盾日积月累也会变成令人吃惊的局面。如何与子女相处?如何在问题来临之时做到最优选择?这永远是摆在父母面前无法忽视的难题。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