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6-22 15:52:30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为什么《深夜食堂》让人生气

    安倍夜郎漫画改编的《深夜食堂》在日本版电视剧和电影大受欢迎后,陆续被翻拍成韩国版和华语版。

    韩剧里几乎只借用了剧名和概念,在二十集的故事中仅有几集与日剧相同,其余的皆更换成韩国料理中地道的菜色,架构出料理与客人之间的故事。虽然曾引起书迷批评偏离原著太多,但倒也成为惊喜性较多的改编作品。
 
    至于华语版,在万众瞩目下正式播出,但没想到才播一、两集,就落到恶评如潮的下场。许多《深夜食堂》迷纷纷表示,看完戏非但一点都没被疗愈到,还反而累积了一肚子气的内伤。
 
    这不禁让我回到源头去想,为什么日本一直以来都有许多像是《深夜食堂》这样以食物为主题的作品呢?并不是只把菜端上桌就罢了,而是从对待食物的态度、对美食的回忆,带出食物背后的人间情事,最后暗示的是一种人生哲学。
 
    在这样的过程中,人们不仅果腹了,更放下钻牛角尖的情绪,心也受到抚慰。
 
    说到懂吃,华人不输日本人。只不过中国人向来对吃这件事在意的是“身补”,若要把吃提升到灵性的诠释,一种“心补”的境界,那么向来崇尚形而上美学的日本人,显然娴熟许多。
 
    食物疗愈来自于饮食文学?
 
    日本人每当食到好吃的东西时,除了大叹“好吃!”(おいしい/うまい)以外,“被疗愈了!”(愈された)也是很自然会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把“食物美味”跟“疗愈人心”这两件事情绑桩在一起。
 
    一个文明社会富饶到某个程度以后,人们不再会忧虑三餐是否温饱,而是开始讲究食物本身的料理细节。
 
    一个社会走向经济的高峰,事事利益当头,终有一天,人会变得彷徨起来。进入这个阶段,胃要饱,心也要饱。人们想的不再是赚大钱,吃多么豪华丰盛的大餐,而是开始思考起心灵层面的事。
 
    日本这个在三十年前就成为亚洲第一个已开发的先进国,经历泡沫经济的失落,又面对着不景气的现况,对许多事情包括了饮食在内,追求“心灵疗愈”也是自然而然的发展。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