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1-21 12:35:43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存贷款开门红观察:寻找超额储蓄释放窗口

存贷款开门红观察:寻找超额储蓄释放窗口

大年初一,在广州某大型国有银行工作的李子(化名)一天之内参加了四场开门红相关的会议。 3亿、“5亿新增贷款”、“50张信用卡”……据李子介绍,今年存贷款业务指标强度高于往年,完成难度较大。尤其是在贷款业务,手头客户不多,有效需求不够,挑战很大。

与李子一样,东莞某股份制银行客户经理小林(化名)近期也在全力冲刺征信指标。 他在针对客户的朋友圈写道:“开门红一般会放出全年贷款总额的50%左右,量够了,审核松了,请速咨询。”

有业内人士指出,一方面,受疫情影响等影响,居民和企业融资需求疲软,导致银行面临较为严重的资产荒。 多家银行今年开门红,重点发力信贷产品。 另一方面,在净息差收窄的背景下,银行对存款利率安排更加谨慎,存款产品的优惠力度也不如以往。

信贷“开门红”利率低至3.7%

“您好,请问您近期有资金需求吗?我们现在有消费贷产品,利率只有3.8%。” 近日,喜喜(化名)在春节前接到了多家银行的贷款销售电话。

《2022中国金融业发展趋势报告》显示,与2022年上半年零售存款总体良好增长不同,2022年下半年零售贷款增速普遍“腰斩”,呈现分化趋势。 部分银行增速超过5%。 也有部分银行增速不足1%,甚至出现负增长。

开门红成为众多银行力图破局的关键节点。

中小银行走在了前列。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2022年11月前后,多家中小农商行相继推出开门红计划,着力发行特色信贷,“涉足”争夺优质客户。

以安徽某农商行为例,2022年12月将推出六款专项信贷产品,包括符合条件的军人和学生专属贷款。 具有博士学位或一、二、三等功者,贷款利率最低可降至3.85%,授信额度100万元。

山西某农商行专门为服务区内有营业执照的商户推出尚福贷。 利率在5.5%(含)以上。 老客户可以带来新客户,满足一定的条件。 他们还可以在下一季度获得额外 1% 的折扣。

除了中小银行,不少大型国有银行也在良好开局阶段着重产品设计、利率优惠和促销策略。

开门红前后,部分主要国有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可低至3.7%企业存款定期利率,接近3.65%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

例如,招商银行(600036)将于2022年12月推出闪电贷周年礼券利率优惠活动,闪电贷新老客户满足活动条件即可获得3张利率优惠券。 所有优惠券将使用至 2023 年,分别在 1 月、2 月和 3 月。

中国银行在App开屏弹窗广告位投放中银E贷个人消费贷款广告。 贷款金额20万元以下,年利率3.9%起。

有机构人士指出,预计2023年消费金融贷款扩容将是重头戏。 随着多地出台应对新冠感染的“乙二类管理”实施方案,同时受2022年低基数影响,今年消费贷款增速将快速回升。

积极的政策基调也逐渐明朗。 2023年1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重点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指出重点银行要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适度发力,进一步深化信贷投放。优化信贷结构。 同时,进一步强调“总量要足”、“结构要准”、“着力支持扩大内需”。

民生银行(600016)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温斌指出,2023年信贷扩张有望继续提效。 信贷开门红可期,1月相对平稳,2月小幅回升,3月“信贷脉动”可期。 全年信贷投放节奏继续推进,各季度信贷节奏或统筹安排40%、25%、20%、15%,实现“早投入、早回报”。

多余的储蓄将被释放

与信贷领域的宣传和优惠相比,今年开门红的存款产品领域各大银行的优惠力度并不大。 有一个明显的调整。

随着居民储蓄意愿的不断提升,多年前银行吸纳储蓄的营销力度并不大。 据李子介绍,普通存款转账业务的高发期通常在2月,也就是往年存款到期的时候,客户习惯加一点钱继续存款,但今年比往年提早年,预计还会有大规模的救助。

但值得注意的是,存放在银行体系中的存款资金已经相当庞大。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26.26万元,同比增加6.59万元。 其中,居民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民生证券测算,2022年前三季度居民超额储蓄可能为4.8万亿元,全年超额储蓄规模将达到7.4万亿元。

对于银行来说,大量储蓄资金的积累有利于负债的稳定,但也给负债成本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据国信证券(002736)统计,2022年9月末,上市银行存款占总负债的比重为75.5%,较年初上升0.7个百分点。 但与此相反,受疫情影响等影响,居民和企业融资需求疲软,导致银行面临严重的资产荒。 2022年9月末,上市银行存贷比80.7%,比年初下降0.9个百分点,为近年来首次下降。

浙商证券分析师李超预计,2023年居民存款将“搬家”,分流到实体部门和资本市场。 他指出,我国经济领域各项政策的核心是着眼于共同富裕,降低民生成本,打击相关高杠杆、高负债、高收益行业的过度扩张,包括遏制房价过快上涨,限制平台公司垄断经营企业存款定期利率,整顿教育机构。 消除教育行业乱象,推进医疗系统集中采购等,进而促进全民共同富裕。 因此,我们认为,在居民过剩储蓄无法大量进入消费和房地产领域的情况下,资本市场将是核心溢出方向。

为了提前承接这部分投资需求,除了存款产品,银行近期也在保险产品和理财产品上发力。 光大证券(601788)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指出,随着市场环境和投资者行为的变化,不排除银行理财会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和边际变化,比如净值波动加大阶段,摊余成本法对估值产品的关注度增加; 进一步优化开放产品线等内部产品设计。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