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6-22 21:54:23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教培市场整顿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这个问题有三个层面,一是国家层面不主张教培(指初中以下)重点放在办好各类公立教育;二是社会层面由于教培机构过度扩张营销手段多样影响了正常教育秩序;三是底层教育焦虑导致许多家庭不当投资。
 
    问底层逻辑,就谈谈底层逻辑。
 
    一、引导社会大众尊重教育规律
 
    没有家长把孩子往教培机构送,教培就没有生存土壤。
 
    教培机构宣传自己的培训效果,就是多少小孩经过培训成绩提高了。
 
    而北师大经过7年400万学生跟踪调查,结论是,义务教育段参加教培与不参加教培对提高个体学习成绩没有显效。
 
    好的,不用培还好。
 
    不好的培了也不好。
 
    对于一群人实施同样的教育,基本规律是1351。10%属于掌握比较好的,30%属于中上等,50%也就是有一半属于一般般,还有10%属于差。
 
    因此,江苏中考刷掉50%有许多人觉得不公平,认为受教育权利被侵犯,但事实是,刷掉,对这部分学生来说是最大的公平。学不进你非要他学,这叫什么公平?
 
    而辅导班往往就是赚这处于中间水平50~60%的家长的钱。
 
    二、规范教培市场
 
    整顿不是取缔。
 
    不规范的几个表现,一是没有专职教师,二是场所不合规,三是收费标准混乱,四是忽视少儿休息玩乐,五是造成阶段学业不公平竞争误导学习能力的判断,六是导致德智体美劳教育失衡,等等。
 
    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师应该不可以与义务教育段公立学校争夺师资。更不可以由公立学校的老师兼职。
 
    三、减少家庭在义务教育段的不当投资
 
    根据观察,一二线城市双职工家庭从幼儿园到初中,送给教培机构的钱等于中等收入家庭的1/3甚至一半,中位数一年花费4万。
 
    现在城市新家庭都不愿生二胎,除了没人带,教育支出也是一个现实考虑。
 
    而就社会整体看,70%以上的人最后流于一般,都是普通人。花大价钱培养自己的孩子,70%的家庭投资回报也就是花钱培养普通人。这个钱不花,结果一样。结果不一样的概率很小很小。
 
    总之,能考上985、211大学的,每年录取比例也就5%上下,其他25%被一般大学录取,同龄层的70%被高职、大专或中职学校录取,也有少部分初中后直接进入社会。
 
    有人说,你把社会的教培机构取消,会造成新的教育不平等竞争,比如,有钱人请家教一对一。
 
    这显然也属于教育焦虑。
 
    能不能考出好成绩关键还是学生自己。
 
    一个是学习的能力。同时,政策才是教育公平的最好保障。比如公立高中不收复读生。比如上海规定各重点高中对本区中考录取实行配额制,名额分到每一所初中,确保每所初中都有人能考上重点高中,而不是区域内由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
 
    不是不需要教培机构,而是教培机构把自己做死了。
 
    物极必反。
 
    当然,这次整顿效果如何有待观察。
 
    能不能奏效最最重要的是家长对自己孩子接受教育要有正确理念。
 
    不是龙生龙,凤生凤。
 
    家长学霸子女学渣比比皆是。
 
    当然也不能缺少政策引到,比如注重平时成绩,比如降低知识类考试难度,比如增加副科分数比重,比如改善名校录取政策,比如限制义务教育段民办学校。等等。没有配套措施跟上来,一阵风过后教培机构还会死灰复燃。
 
    大体判断,课本相关的知识类教培会降温,艺体类会火爆,这给文体类院校毕业生提供了挣钱机会。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