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9-02 11:51:07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玉米价格突然迎来“大地震”,到底是啥原因?未来价格如何发展?

  近期玉米价格出现20-100元/吨的回落,属于正常的市场行为,而且玉米市场并没有出现所谓的“大跌行情”。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发出的数据,8月26日时玉米深加工企业给出收购价为2040—2360元/吨,在8月20日时,东北、华北等地玉米深加工企业的挂牌价格为2040—2400元/吨,两者数据对比,也就是说高价区域回落了40元/吨。

  当然,部分淀粉糖、玉米酒精等加工企业给出的价格有一定波动,比如8月25日吉林长春淀粉糖企业给出的收购价下调80元/吨,黑龙江肇东玉米酒精加工企业收购价下调100元/吨。为何玉米价格迎来“大地震”,未来玉米价格走势如何?微尘微视界对此有以下几个观点。

  一、临储玉米拍卖有所“降温”,调控力度进一步加大

  今年玉米价格平均涨幅临近30%,与临储玉米拍卖持续“火爆”有很大的因素,单周400万吨投放量,基本上都是100%溢价成交,这种现象也是刷新了历史纪录。不过从近期临储玉米成交均价的情况看,市场行情是有所降温的,比如说8月20日的临储玉米拍卖,成交最低价为1760元/吨,主要为内蒙古地区2015年产的玉米,成交最高价为2200元/吨,平均成交价为1959元/吨。如果与7月30日的临储玉米拍卖结果相比,成交均价下跌了78元/吨,最高成交价下降了180元/吨。9月3日临储玉米将继续投放市场,但交易规则再次调整,预付货款量和出库率进一步提高,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使得玉米价格出现松动。

  二、行情炒作因素有所抑制,部分贸易商有逢高兑现的需求

  从近期相关部门的表态来看,对于今年玉米、小麦等粮食价格上涨,是认为有一定合理性的,毕竟粮价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也会随之提高。但同时也不希望看到恶意囤粮、炒作粮价的现象,因为这些并不能真实体现出市场供求关系,而且容易对种植户形成一定的误导,因此打击粮价炒作的决心没有变,而且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在粮价炒作因素降低的情况下,此时手中还有余粮的贸易商必然会有变现的需求,特别是囤粮较多的,主动售粮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这也是为何近期玉米深加工企业厂门口到货量明显增多的主要因素,而且一旦出现玉米价格持续回落,贸易商抛售的现象就更加突出。

  三、南方新玉米零星供应市场,主产区玉米产量有丰收的空间

  当前,东北主产区的春播玉米还未进入采收期,但南方多地的春玉米已经完成采收,就像我家的玉米,上周就已经全部晾晒结束。虽然南方地区玉米播种量难以跟东北、华北等玉米产区相比,但新玉米逐步供应市场的预期越来越强烈,这也就意味着玉米市场“青黄不接”的行情要结束了。近几年玉米的播种面积稳定在6亿亩以上,市场供求关系处于基本平衡的状态,今年7、8月份,辽宁西部、内蒙古东部少数片区受干旱影响,玉米收成有一定影响,但其他主产区整体长势较好,秋收时玉米总产量仍有提升的空间。新玉米逐步上量,再加上秋粮丰收的可能性较大,此时带动玉米价格回落也是正常的市场反应。

  四、进口粮源不断创新高,其他谷物有替代需求

  今年前7个月,我国进口粮食总量达到7451.2万吨,同比涨幅达到22.7%,其中今年1-7月玉米进口总量为457万吨,与2019年相比增长了30.7%,仅2020年7月,玉米的进口量就达到91万吨,同比增幅为142.6%。小麦、高粱等作物今年的进口总量也是大幅度增长,1-7月份的增幅分别为116.3%和937.5%,进口粮源不断增多,一定程度上会利空国内粮价上涨。另外,对于国内的企业来说,玉米价格突破1.2元/斤后,用小麦、稻谷等替代需求会增加,特别是饲料生产企业,适当提高小麦的使用量,可以节省一定的成本,但这也意味着玉米的需求量会有所放缓,这样企业下调玉米收购价也就不难理解了。

  总之,对于后期的玉米价格,整体上会相对乐观,特别是东北主产区,新玉米供应市场后,基层粮源大概率可以突破1元/斤,而且从某种角度来看,玉米价格还有一定的上涨空间,因为当前主产区的玉米收购价,并没有达到历史高点。当然,也不宜盲目乐观,毕竟玉米粮源作为主粮品种,涨幅过大或者短时间内上涨过快,都不是调控时希望看到的结果,一旦偏离正常值,那么会触发一系列的调控措施,届时玉米价格就不太可能持续上涨。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