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05 17:17:54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从一位基层银行行长职业生涯 看民国时期微观金融史

  [ 刘平用档案史料勾勒出的陈伯琴,是一名恪尽职守、兢兢业业、谨慎到近乎刻板的银行职员。他的身上集中了两方面的特点,一是较好地继承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二是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专业素养,敬业、较真、谦和大致可以概括他的个性。 ]

  27岁的陈伯琴戴着眼镜,脸长而瘦,眉目清秀。这一年,他从上海工业专门学校(上海交通大学前身)铁路管理科毕业,放弃了自己所学的专业,在父亲朋友的担保下,进入浙江兴业银行(16.210, -0.04, -0.25%)。此后的21年,也就是1921~1942年,他从“跑街”做起,一步步晋升,最后成为一名分行副行长。一部《微观金融史》把这个尘封于历史深处的平凡人物打捞出来,他的通信,他的业务,他对人际关系的处理,以及他对风土人情的观察,被细腻地铺展在读者面前。在他身后,是一幅民国商业银行基层运作的详实图景。

  仅看“微观金融史”这个书名,会觉得刘平这部新作是需要憋一口气才能读下来的学术专著,但其实,这是一部很有趣味的历史书。与历史系教授吴景平研究的宋子文不同,刘平选择的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银行基层职员。在波云诡谲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他恰好赶上了武汉封锁现金、废两改元、法币改革和抗战的全面爆发,还亲身经历了郑州豫丰纱厂罢工、日本海军陆战队登陆青岛和天津金融统制。在这些大大小小的风波中,“小人物”陈伯琴虽不像金融史上的名人那样能够左右时局,但在自己管辖的“一亩三分地”上也算是历经艰险,有时甚至惊心动魄。这些经历,并没有专门的材料记述。刘平走访多地,积攒多年,才从堆得比他人还高的档案里一点点摘选、串联起这位银行“小干部”的人生线索。

  刘平先后在央行、银行监管机构工作,后来又在广发银行上海分行、杭州分行任职。作为历史研究者,刘平希望“尽量冷静地记录陈伯琴的经历”;但作为一个从业34年的银行业“老兵”,刘平对这个民国同行的书写也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历史中寻找对今天问题的回应, “在搜集材料上带着现在的眼光”。他说自己很难用一两句话来概括想对今天的同行说的话。他想说的,都在书里。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