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1-01 12:29:05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事实:近年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频率的经济学分析

事实:近年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频率的经济学分析

摘要:本文解释了我国为何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制度,同时解释了西方国家制度弱化的现象,这与我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主要是基于系统使用的隐含假设和一些外部新因素带来的变化。 其中,税收效应、对经济的冲击、货币政策操作理念、目标和手段的转变、银行监管的新进展、直接融资和存款性金融机构比重等是主要考虑因素。

关键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货币政策工具

文章编号:1003-4625 (2008) 11-0012-05 CLC 编号:F822 文档代码:A

摘要:本文阐述了我国频繁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以及西方国家法定存款制度不重要的原因。 其原因在于税收效应、经济冲击、操作理念的变化、货币政策目标和工具、直接融资利率等重要因素导致采用法定存款利率差异较大。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储备。

关键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货币政策工具

2002年以来,我国经济领域出现了局部过热的迹象。 到2006年,投资需求进一步扩大,货币信贷规模大幅扩大,各类资产价格全面上涨。 经济过热特征更加明显,通胀压力加大。 鉴于此,我国调整了以往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思路,将货币政策由适度从紧转向从紧。 有针对性的法案和其他金融监管手段。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 调整频率高、累计幅度大(见我国历次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表),这在国内外货币政策史上都是罕见的。 这让我们不禁产生疑问:这种属性暴烈、在当今一些发达国家较少使用甚至取消的货币政策工具,为何会成为我国央行的“常用工具”? 本文将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一般机制和隐含假设出发分析这个问题。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一般机制和隐含假设

存款准备金制度最初起源于商业银行支付客户提款的保证,后来逐渐具有清算资金的功能,后来发展成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 这一制度在1914年联邦储备系统建立后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正式确定下来。1935年,在经历了30年代的大危机后,美国立法授权联邦储备银行调整成员银行的财务状况。随时根据经济金融运行的实际情况。 存款准备金率自此正式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使用。 此后,该系统的主要目的不再是处理取款和防止挤兑,而是作为控制银行系统信贷创造能力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工具。 世界其他国家也纷纷效仿美国建立这一制度。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影响存款性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数量,进而影响存款性金融机构吸纳存款的能力,进而影响全社会的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求关系的变化影响市场利率。 最后,它影响投资和消费支出等经济活动。 其作用的一般机制可以描述为:为了抑制(刺激)经济增长,减少(增加)货币供应量→提高(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增加)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等随着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贷款和社会投资规模收缩(扩大)→货币乘数收缩(扩大)→市场货币供应量减少(增加)→市场利率上升(减少)→投资和消费支出减少(增加)。 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最终会导致货币乘数的变化,通过乘数效应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多次变化。 因此,这是一个可能给经济带来更大冲击的政策工具。

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货币政策操作工具,通过作用于存款类金融机构发挥监管作用。 因此,这一政策工具有效发挥作用背后隐藏着一些假设:一是存款类金融机构在所有金融机构中的占比和业务权重足够高,因此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能够引起较大的变化。在整个金融体系中。 响应,从而确保政策操作在相当程度上是有效的。 二是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足够高。 如果直接融资比例较高,社会融资总量中有很大一部分不是通过存款性金融机构中介发生的,就会出现所谓的“脱媒”现象。 监管作用被限制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这个工具的有效性会大打折扣。 三是银行超额准备金少,银行活跃融资渠道不足。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将引起银行流动性和资产结构的变化,并引起货币供应量的较大变化,发挥其强大的作用。 第四,缺乏其他可供选择的替代运营工具。

二、为什么西方国家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趋于弱化

1930年代以来,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主要功能是调节货币供应量,但西方国家在实践中从未将其作为主要政策工具。 纵观近20年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趋势,西方国家倾向于降低或固定法定准备金率,甚至取消该制度。 例如,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逐渐放弃了法定准备金制度。 准备金不具有法律约束力,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完全取决于银行交易结算的需要。 即使在美国、欧元区、日本等仍然存在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大型经济体,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也基本没有作为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经降到很低的水平。 可以看出,西方国家法定准备金率总体水平呈现出固化、逐步下调的趋势。 存款准备金率经历了从高到低、从低到无、从多档到少档的变化。 黄金体系在货币政策中的地位逐渐下降,其作用有弱化的趋势。 这使我们想探究为什么存款准备金制度早期主要用于维持流动性,后来被用作货币政策工具,然后逐渐退出货币政策工具的经济和金融原因。

(1)税收影响

由于大多数国家对准备金存款不付息或支付较低利息,缴纳法定准备金类似于一种税收,即“准备金税”,导致金融机构和市场融资行为因逃税不断创新,甚至形成“脱媒”现象。 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金融创新加剧了各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传统商业银行受到其他金融机构的挤压。 为减轻商业银行准备金负担,营造金融业公平竞争环境,防止国内资金外流,发达国家一方面扩大准备金存款制度,降低准备金率。 与此同时,国际银行间业务往来趋于密切,国家间资本流动增强,金融机构与金融中心之间的竞争也在加剧。 为了避免使本国金融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许多国家倾向于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二)经济冲击大

法定准备金率的调整通过货币乘数效应对货币供应量产生强烈影响。 即使是法定准备金率的微小变化,也会带来货币供应量的较大变化。 因此,改变法定准备金率的实施成本如此之高,以至于这种策略是不切实际的。 此外,对于超额准备金很低的银行来说,法定准备金率的变化需要银行重新调整资产组合法定存款准备率利率,但金融机构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这可能会立即造成流动性问题。 当金融机构之间的分布不平衡时,这种冲击会更大。 如果法定准备金率不断变化,会给银行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增加流动性管理的难度。 同时,会对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心理预期产生重大影响,不适合作为日常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频繁调整准备金率也不利于货币稳定。 而且,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各家银行、不同种类的存款影响不一致,复杂情况的存在其效果不易把握。 因此,各国央行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持谨慎态度。

(三)货币政策操作理念、目标和手段的变化

90年代以前的西方货币政策理论认为,货币政策的效果高度依赖于公众的“货币幻觉”。 但是,“理性预期革命”之后,货币政策的操作从神秘主义转变为以透明和可信为基础,我们将在与公众充分对话的基础上追求影响最小的稳定实施。 容易带来震荡的法定准备金率,不适合这种经营理念。 从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市场经济体逐渐摒弃了1970年代盛行的以货币供应为中介的运行体制,转而“回归”到一定的短期利率作为中间操作系统。 中介目标。 在这种新的货币政策运行体制下,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供应量的过度冲击将导致货币市场利率大幅波动,与利率目标相冲突。 因此,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逐渐被废除。 从货币政策操作手段和技术来看,受金融创新和市场快速发展的影响,存款准备金制度调节货币供应量的功能已大大削弱,而公开市场操作等其他货币政策操作技术越来越完善。 放弃使用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金融监管。

(四)银行业监管新动态

国际银行业监管标准是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和2004年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均规定资本充足率为8%,为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设定了上限。 8%的资本充足率通常高于一般国家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根据“短板规则”,资本充足率管理已经覆盖了存款准备金率的功能,可以达到控制银行信贷扩张的效果。 这削弱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 此外,由于资本充足率监管包含识别风险的内容,并根据不同的风险水平要求相应的资本金,其监管范围也有效延伸至银行的表外项目,对银行的贷款和大量的表外项目。 银行的业务更加受限。 因此,资本充足率监管显然比存款准备金制度更全面、更可靠、更严格。 此外,1990年代以来,资本充足率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要求不断加强,促进了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 金融当局在通过其他方式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同时,逐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制度自律的作用。

此外,西方国家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导致直接融资占全社会融资总额的比重逐渐上升,导致以存款为主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有效性逐渐弱化。金融机构。 削弱的原因之一。

三、我国为何频繁使用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一)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历史沿革

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是1984年中央银行成立时建立的。 当时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思路还是一种集中计划管理模式。 这一制度的初衷是为了集中资金,使中央银行能够控制相当数量的信贷资金来源,以扩大再贷款规模,调整信贷结构,从而调整经济结构和经济结构。为大型建设项目提供资金。 为此,初步确定了较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可以看出,该系统最初是作为央行平衡信贷余额的手段,而不是作为货币政策的工具。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商业银行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以及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经过多次改革,其市场化成分日益增加日。 它逐渐成为间接调控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 根据范来等1的研究,根据法定准备金制度在我国货币政策运行体制中的实际作用,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1984-1998:央行集资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最初目标是为央行筹集资金。 1992年后,市场经济建设步伐加快,经济货币化程度、非国有经济发展程度、实物资产价格市场化程度均有较大提高。 转变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方式刻不容缓。 1994年,我国加快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成立了三大政策性银行。 原国有银行进行商业改革,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迅速发展。 相应地,央行货币政策目标发生转变,调控方式由直接调控转变为间接调控,加快了间接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的建立和完善。 1996年,央行启动公开市场操作,建立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开始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 1994年至1998年,央行通过了金融体制和金融体系的改革,为货币政策运行方式的转变做了很多必要的准备。 总体而言,这一时期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主要功能是为央行筹资服务。

2.1998-2004:通用货币政策操作工具

1998年,随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恢复和再贴现率生成机制的改变,我国基本建立了间接货币政策操作程序框架,存款准备金制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通用货币政策操作工具。 众所周知,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和利率工具很难在短时间内成为调控我国银行信贷总量的有效工具。 因此,为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存款准备金制度成为主要的、被频繁使用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 这让我们似乎能够看到,央行面对看似丰富的“工具箱”却没有工具可用,不得不采用存款准备金制度这一被“庇护”的操作工具时所面临的困境被西方国家。

3、2004年至今:一般性和结构性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和支付结算保障

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情况表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相关文献及中国人民银行网站相关资料整理。

在我国金融体系不断完善、金融市场初步建立和逐步完善、逐步融入世界市场的历史背景下,央行以“三大法宝”和利率工具为基本操作工具实现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中介目标。 实现物价稳定的最终目标,表明我国间接货币政策操作程序已基本确立,并发挥了较为有效的政策效果。 面对2002年以来我国经济过热且结构性过热特征明显,央行创造性地制定了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将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的确定与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等指标挂钩。方式,实现了货币政策职能与金融监管职能的有机结合,创造性地发挥了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属性。

(二)我国为何频繁使用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从以上分析和《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情况表》可以看出,我国央行历来以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为主要手段之一,频频大幅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近年来的法定存款准备金。 从2006年7月到2008年7月,该利率调整了19次,水平从8%上升到17.5%,创历史新高(1984年除外)。 这不禁让我们思考:为什么原本在一些发达国家很暴力、“从来不作为政策工具”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我国却成了“常用工具”?

1、由于我国公开市场操作工具和操作技巧的局限以及再贴现市场的客观制约,央行只能依靠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主要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

其他国家的经验表明,如果央行取消或削弱法定准备金制度,则必须迅速调整其他货币政策操作系统。 1998年以来,我国恢复公开市场操作,使其在央行日常操作中发挥巨大作用,但在很大程度上只是被动操作法定存款准备率利率,以对冲外汇增持。 此外,由于我国货币市场金融工具供给存在结构性缺陷,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常常感到力不从心,这直接降低了公开市场操作的有效性。 此外,由于央行票据发行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利率大幅上升。 我国目前3%左右的央行票据发行利率高于1.89%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行票据的成本要高得多。 由于采用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到期赎回压力也越来越大。 此外,我国再贴现市场交易受利率关系影响尚未理顺,央行的被动地位也在逐年缩小。 因此,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是我国央行目前可以采取的一种较为简单、积极、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

2、近年来,我国金融体系流动性过剩,银行超额准备金较多,面临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回收流动性的有效操作工具。

在我国金融体系流动性过剩的现实条件下,商业银行仍持有大量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等高流动性资产①,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回收流动性只是浅层对冲,因为数量而公开市场操作的进展也取决于商业银行的购买意愿,央行调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以一次性收紧大量流动性,具有“深度”冻结流动性的作用,恰当发挥其“巨斧”作用。 按照货币理论,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一剂“猛药”。 诚然,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较少。 如果要求准备金率,则必须收缩信贷、债券等其他资产,市场利率必然大幅上升,对经济产生直接而巨大的影响。 但是,在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存款准备金工具的使用是央行在这一特定条件下最积极、最直接、最有效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 而在我国流动性过剩持续积累的情况下,每次小幅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都不是一剂“猛药”,而是适度的微调。 当然,我国在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时,技术上预留了一定的区间,让金融机构有充足的时间做好头寸管理准备。 此外,与加息这一调控工具相比,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不仅有助于抑制银行信贷过度供给,保护银行的经济利益,还能避免热钱流入国内的现象。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

3.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和资本充足率要求,防范金融风险。 在一定程度上,存款准备金制度兼具资本充足和存款保险的功能,因此是目前我国较为有效的选择。 工具。

存款准备金最初用于保护银行支付和防范流动性风险,后来发展成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 资本充足率要求和存款保险制度根据金融机构评级收取差别保险费的做法,具有抑制金融机构信贷过度扩张的作用,有利于形成金融运作和货币政策调控的市场基础。 . 我国最早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1990年代开始引入资本充足率制度,真正真正发挥作用是在2000年以后,存款保险制度还在探索中。 在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和资本充足率制度尚未形成或不完善的背景下,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抑制银行贷款扩张的一种较为可行的制度。 2004年实施的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进一步加强了货币政策调控与金融机构经营的衔接,实现了金融监管、金融稳定和风险防范的综合效果。

4、我国有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有效运行的隐含假设。 目前,间接融资在我国融资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②,存款类金融机构在融资中介机构中的比重及其业务权重均占绝对比重,我国现行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仍是货币供应量。 根据一般法定准备金率机制,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以通过货币乘数效应影响货币供应量,最终影响投资、消费等经济活动。

此外,我国央行一直在对存款准备金支付利息,可以消除或部分消除“准备金税”带来的扭曲效应,从而克服使用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一些缺陷。

四。 结论

从上面可以看出,我们已经解释了为什么我国经常使用存款准备金制度,同时也解释了与我国形成强烈反差的西方国家制度弱化的现象。 这主要是基于系统使用的隐含假设和一些外部新因素带来的变化。 可以预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金融创新不断涌现,直接融资和非存款机构比重提高,资本充足率监管和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央行调控目标、方式和技术的调整 我国将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作为主要货币政策工具之一的现象将逐步改变。

参考:

[1] 彭星云. 全球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演变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国际经济评论,2005,(3):51-56。

[2]斋藤美彦. 日本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历史沿革[J]. 日本研究杂志, 2008, (1): 26-36.

[3]范来来,朱恩涛.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演变的货币政策视角分析[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6, (12): 25-31.

[4] 朱恩涛,朱进. 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新解读:内涵、作用机制与发展趋势[J]. 经济问题探索,2007,(4):139-145。

[5] 李阳,彭星云. 存款准备金的货币政策效应与资本充足率监管[J]. 财经理论与实务,2005,(5):11-17。

[6]魏永芬. 我国是否应取消存款准备金付息制度[J]. 金融研究,2006,(2):52-60。

[7] 张巧云,杜世光. 法定准备金率变动对货币乘数影响的小波分析与动态模拟[J]. 统计与决策, 2006, (8): 67-70.

[8] 顾秀娟,张紫光. 流动性过剩背景下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分析[J]. 经济研究,2008,(1):82-84。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