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23 10:45:17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小心违法中介机构三“套路”为满足客户需求(图)

小心违法中介机构三“套路”为满足客户需求(图)

不久前,成都市民钟女士因装修需要钱,在青羊区找到了一家商务服务公司。该公司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是银行直贷中心,不是中介机构,不会收取服务费,只有8‰的风险基金。钟女士在她的指导下很快申请到了20万元的贷款。

打款后,公司以银行查装修流程为由要求钟女士将6万元款项转给一家装修公司,钟女士按要求办理了转账。但当她要求要回“扣”的钱时正规借钱平台有哪些公司,对方却坚称是“服务费”,不予退还。

家住广州的林先生听说贷款中介公司可以帮助客户向银行申请“低息”贷款,于是签订了低息服务合同。但麻烦接踵而至。

“一开始中介告诉我贷款审核不通过,让我去几家银行继续申请,折腾了一个月,中介告诉我审核不通过,如果急用钱,你可以重新签一个利率更高的中介合同,贷款马上就可以解了,我无奈的答应了。林先生说,新合同签订后,钱很快就到账了。但后来,他发现,自己第一次向银行申请贷款时,已经获批,中介机构却隐瞒情况,诱使他支付高额利息和手续费。

近日,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风险提示,揭露“中介机构”提供贷款服务的典型骗局,提醒需要借钱的消费者注意选择正规机构办理贷款和警惕非法活动。

小心非法中介机构的三大“套路”

为满足客户需求,近年来银行推出了种类繁多的贷款产品。由于各类产品的客户资质、审批效率、利率、周期、还款方式不同,部分客户在贷款申请过程中无法做出最佳选择,部分客户因不了解贷款而未能通过审核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提供咨询代理服务的中介机构应运而生。

但一些中介机构声称可以做到“零门槛”、“高额度、低息”、“免费办理”,甚至冒充正规机构名义冒充银行,洗白征信等。 ,并为消费者设置高额费用和贷款。诈骗和其他陷阱。这些违法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市场秩序。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相关负责人及业内人士介绍了一些不法中介机构常用的手法,提醒消费者谨防以下“黑套路”,谨防上当受骗。

套路一:不法中介冒充“xx银行”、“xx银行贷款中心”发布贷款广告信息,或声称“在银行有关系”“可以通过内部程序申请贷款”,利用“低廉的手续费”“百分比”打着“一百就贷”等幌子,诱使消费者通过其申请贷款。借款人从银行获得贷款后,不法中介以各种名义要求借款人将贷款资金打入指定账户“划转”,伪造“流量”。借款人一旦执行转账操作,大部分资金为“服务费用”,其他名义被扣留,

套路二:贷款办理过程中,部分客户的贷款申请条件不符合银行的贷款要求,中介诱导客户进行“AB”贷款——中介谎称需要增加担保人,要求客户A找资质更好的客户B做担保。不法中介随后利用客户B的身份信息申请贷款。借款人实际上是B,但是贷款资金被客户A使用了。客户B直到被银行打电话才知道他是借款人而不是担保人。

套路三:在贷款过程中,一些不法中介冒充专业代客操作。他们用客户手机下载银行手机客户端,帮助客户录入信息、验证身份、确认贷款信息。客户撒手不管,业务办理完毕后正规借钱平台有哪些公司,中介人员将涉事贷款银行的手机客户端和短息全部删除,导致客户对贷款相关信息一无所知。

找正规中介机构需“四看”

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醒消费者,如有借款需求,应通过正规金融机构和渠道咨询办理。

如何判断贷款中介是否合法?最好“看四遍”。

看“门户”——业内人士表示,贷款中介机构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消费者到公司后,可留意查询工商登记等资料,了解公司的基本情况。消费者应避免仅通过网络联系中介,正规机构不会只公布微信、QQ等网络联系方式。正规贷款中介机构只为本地借款人办理贷款业务,不办理跨地区贷款业务。

看资质——关注贷款机构的资质。正规的贷款中介合作机构往往是具有中国银保监会批准的贷款资质的正规银行或金融机构。如果中介机构盲目向客户推荐情况不明的网贷,消费者应注意防范。

看收费——正规中介为客户办理贷款业务时,会先与客户签订贷款中介服务收费合同。客户贷款业务完成后,将收取贷款服务费。如果借贷前以“保证金”、“解冻费”为由要求借款人提前转账,消费者应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看合同——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醒消费者,详细了解中介服务合同内容,切勿轻信间接贷款服务,谨防降低贷款门槛等宣传在贷款营销促销中隐藏实际利率。消费者还需要了解贷款产品的重要信息,充分了解贷款条件、综合利息成本、还款要求等。警惕以“刷流量”、“转账”为由提出的转账要求,并做好不得随意向无关账户转账。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