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03 22:17:22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虚假网贷App调查:号称“低息贷款”仿冒金融平台新华社“新华视点”

虚假网贷App调查:号称“低息贷款”仿冒金融平台新华社“新华视点”

新华社济南7月6日电 问题:假网贷APP查处:所谓“低息贷”假冒金融平台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汪洋、吴建峰

最近,山东的李先生接到一个奇怪的电话,问他是否需要低息贷款。担心资金短缺的李先生按照对方的指示,下载了一款网贷APP。经过一番操作,对方以验资证明为由四次骗取李先生共计10万余元。

近日,国家网信办反欺诈中心监测发现多起假冒投资平台诈骗事件。《新华视点》记者发现,不少假网贷APP模仿银行、金融平台,骗子分流、大量分发。

暗访:留下手机号,当日接到多个网贷诈骗电话

“我们为你准备了40万元的贷款额度,请注意查收”“不按揭,低利率,快贷”……针对部分人的“贪钱”心理,骗子发布了大量“黑户可以用来赚钱”在网上。“信用”、“无评论”等广告信息吸引用户上钩。

记者随机进入了一个名为“黑户贷”的网站。该网站声称,“1分钟提交,3分钟贷记。不需要房车作为抵押,从25岁到50岁申请。无论黑白,100%贷款。” 在网站的引导下,记者留下了一个电话号码,随后网站上弹出了一个贷款APP。您可以单击链接下载它,而无需通过应用商店。

记者随机登录了十几个类似网站,还接到了海外电话,要求下载指定贷款APP。

“这些号码都是诈骗电话,切记不要下载软件,不要相信任何先付费后付费的承诺。” 在记者暗访该诈骗网贷APP期间,警方多次通过电话发出警告,提醒记者被骗。风险。

据公安部统计,2021年以来,60%以上的诈骗都是通过假冒手机应用进行的。其中,假网贷应用诈骗是主要类型之一。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学院副教授李晓波介绍,在诈骗网络贷款诈骗中,犯罪嫌疑人一般通过网络、电话、短信等方式发布贷款办理的广告信息,等。受害人下载安装网贷APP后,冒充银行或贷款公司工作。工作人员联系受害人,以收取手续费、缴纳年利息、保证金、税金、代理费等为由,诱骗受害人进行转账汇款。

“李鬼”App多渠道迭代更新推广

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诈骗者升级换代作案手法,网贷诈骗APP被边缘化、迭代更新、欺骗性更强。

——打着知名公司的幌子进行诈骗。

骗子模仿京东金融、马金融、360借条等平台,推出大量“李鬼”式APP,利用相似标识和产品介绍混淆真实,“小额返利”诱导网友访问下载,然后进行诈骗。平安银行发表声明称,犯罪分子使用假冒应用程序和网站进行贷款欺诈。

家住福建福州的林先生,在自称“也人财富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的自己开发的亿人财富APP上被骗4000元解冻资金。当他向悦财投诉时,该公司回应称其工作人员不会以任何名义收取费用,而林先生是被假网贷应用骗取的。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欺诈性金融类APP频繁更换。同一团伙经常通过更改欺诈应用名称、域名等方式迅速变化,有的可能仅几天就关闭,一段时间后又以不同的名称卷土重来。

- 避免通过网站包装进行审核。

记者调查发现,受害者根据《指引》下载的许多欺诈性金融APP,都是由黑灰技术人员按照作弊者的要求进行打包的。所谓封装,就是将URL、应用名称、LOGO、启动图片打包成一个App应用包,使网站能够以App的形式呈现。

据业内人士介绍,骗贷网站已被打包变成骗贷APP,成本极低,防不胜防。此前,一款名为“众安”的假贷诈骗APP是从租用海外服务器的假贷网站打包而来。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安全研究所电信网络欺诈防范与治理中心副主任常文表示,通过应用打包分发平台,开发者可以通过简单的方式自动生成和分发应用。点击。欺诈应用未上架手机系统应用商店,骗子将安装包或链接发送给受害者下载,规避应用风险审核和开发者信息注册系统。

——多方引流、群发。

假网贷APP引流的方式有搭建假网贷网站等受害者上钩不上征信无视黑白户的网贷,或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群、QQ群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 非法购买信息通过黑色和灰色产业链需要贷款的人是准确和欺诈的。

据山东警方介绍,骗子还通过冒充快递员、在“宝妈群”发兼职广告、在贴吧发广告等方式吸引流量,渠道更多、频率更高、活跃度更强。

控制欺诈应用的生产和传播等关键环节

今年以来,山东、江西、河南、广东等地警方加强了对欺诈性网贷应用的治理。

今年上半年,山东警方网贷诈骗案件同比破获101%左右。山东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虚假贷款诈骗等应用诈骗类型不上征信无视黑白户的网贷,开展了‘扫楼’、‘破卡’等专项行动, “在中国已经消除了许多与欺诈相关的应用程序开发和引流。为欺诈团伙提供技术支持的推广和其他窝点。”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针对欺诈性网贷诈骗,加强通信、金融、互联网综合治理仍是关键,各行业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监督主体的责任。

业内人士认为,打击假冒网贷APP的生产,应重点关注小微科技企业和个人。“这些小微制作公司通常是做app的小作坊,以为自己只是做技术模块,就有了擦球的想法。”

对于虚假网贷应用的推广引流,业内建议加强对电信运营商、大型互联网搜索平台、大型社交软件公司的监管要求,切实加强广告主和流量购买者的金融资质审核,防止网络传播虚假信息。

网信办相关负责同志指出,诈骗分子模仿投资平台诱骗网民,造成网民财产损失严重,还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应引起足够重视。公众需要通过官方官方渠道下载App;如遇非官方客服联系,注意核实对方身份,请勿进行转账操作。应用商店等平台应加强对可供下载应用的安全审查,防止假冒应用浑水摸鱼,危害广大网民。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