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7-06 10:49:11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为什么大部分农民把粮食卖了之后,粮食价格才上涨?

  “物以稀为贵”,相信在市场经济时代,人们对句话并不陌生,粮食作物虽然有其特殊性,但同样也有这样的规律。比如说市场上粮源供应充足时,很显然粮价就难以上涨;而当市场上可流通粮源偏紧时,粮价上涨的概率就比较大。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2019年秋收时,东北、华北等地的玉米逐步供应市场,那时的玉米收购价基本上在0.9元/斤以内,只有华北部分玉米深加工企业给出的收购价达到1元/斤。当基层农户手中余粮在20%以内时,玉米价格就进入了稳步上涨阶段,余粮转移至贸易商手中时,价格上涨的幅度也更为明显。根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出的数据,6月底国内玉米平均收购价达到1.01元/斤,个别地区达到1.23元/斤。为何大部分农民把粮食卖了后,粮价才会上涨?微尘微视界对此有以下几个观点。

  一、基层农户集中售粮时,容易出现短期“供大于求”现象

  一般来说,当基层农户将粮食收割结束后,就会考虑将余粮出售,获得一定的资金用于生活和农业生产。比如说自家种植了5亩稻田,亩产量为1200斤左右,预留3000斤当口粮,那么可出售粮源还有3000斤,收购价为1.3元/斤时,可获得的收益为3900元。如果基层农户集中抛售,那么粮贩收购到的粮源就会很充足,粮贩为了增加利润,容易出现趁机下调收购价的现象,所以基层农户觉得卖不上价。不过还有一点,新粮集中供应市场时,部分粮源因为水分、杂质等原因,市场收购价较低,这也会影响整体粮价行情。从实际情况看,基层农户想要在相对高位出售粮食,就要尽量避免集中售粮。

  二、普通农户议价能力偏弱,缺乏对行情分析的专业判断

  有的时候,很多人想不明白,为何农民手中有不少粮食时,粮价往往涨不上去,而粮食流入贸易商手中时,粮价就开始逐步涨价了,同样是粮食,在不同人手中获得的收益也不同,这种情况也是较为普遍的。农民作为粮食的生产者,虽然对耕地有一定的支配权,但对于粮价基本上是没有定价权的,整体议价能力偏弱,在需要卖粮的时候,粮贩给出什么价往往只能被动接受。另外,很多农民对粮价波动规律缺乏专业的分析,往往根据经验来判断售粮时机,这样的操作有时可以把握好,而有时就容易错过机会。小麦、稻谷价格相对稳定,而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不同的时期价格波动较为明显,一旦售粮节奏没有跟上,那么种粮收益会有影响。

  三、市场上可流通粮源数量,是影响粮价的关键因素

  今年主产区新小麦收割后,小麦收购价走出“反向”行情,不再保持低位徘徊,而是迎来普涨行情,多地小麦收购价突破1.2元/斤。按理说,目前大部分2020年产的新小麦还在基层农户手中,小麦价格不具备持续上涨的条件,然而现实情况却出现了上涨。实际上这跟可流通粮源有关,虽然农民手中有不少小麦,但真正流入市场的并不多,更没有出现集中售粮的现象,一方面是多地连续强降雨,影响了农民的售粮进度;另一方面是基层农户此时变现的意愿偏低,这就导致大量的新小麦没有流向消费市场。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农业部门认为2020年的小麦亩产量增加了8斤左右,意味着总产量并不低,再加上小麦的库存量在8000万吨以上,后期流入市场的新小麦不断增多时,小麦价格容易出现小幅度回落。

  四、主粮品种价格波动空间有限,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大

  对于一些主粮品种,像小麦、水稻、玉米等,其价格波动空间是比较小的,特别是小麦和水稻,供大于求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普通粮源价格突破1.5元/斤有很大难度,也可以说基本上不会出现。因为这类粮源,其价格波动不仅仅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而且还跟国家的调控政策有关。就拿2014—2015年来说,早稻、中晚稻、粳稻的托市收购价分别为1.35元/斤、1.38元/斤和1.55元/斤,当时稻谷的市场收购价也是水涨船高。从2016年开始,水稻的最低收购价却走下坡路,这也使得普通稻谷的市场收购价同步走低,2019年粳稻的托市收购价为1.3元/斤,与2014年的价格相比,三等粳稻的收购价回落了0.25元/斤,普通粳稻的收购价也未达到1.55元/斤,这就是调控带来的影响。

  总之,基层农户手中没有多少余粮时,粮价出现一定的上涨,这种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也是正常的市场行为。不过,对于这种现象要理性看待,囤粮惜售是有一定风险的,比如农民自家没有足够的储存条件,结果出现霉变现象,那时就有点得不偿失。还有一点就是,小麦、稻谷等主粮品种,即使有一定的上涨空间,但实际涨幅都不会很明显,因为宏观调控会使得粮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很多时候,不少人抱怨粮价偏低,但也有好的一面,那就是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而且与国际粮价相比,我国的粮价并没有价格优势。

另一视角

换一换